Roger Hsu
你賣的是商品?還是個人品牌?

(( 你賣的是商品?還是個人品牌? ))
你知道嗎?
如果客戶跟你買商品的依據,你會有很多對手在競爭
可是如果戰場移到口碑,甚至是品牌...你的對手就會驟減!
根據飛利浦·尼爾森(Phillip Jacob Nelson)將產品分類成:
搜尋品(Search good)、經驗品(Experience good)及信用品(Credence good)
搜尋品:拼的是曝光度,拼的是被搜尋到你商品的特色是什麼?也較容易被比較
經驗品:拼的是口碑,商品要購買後才知道好不好用,這時你是否有建立起口碑就很重要了!
別人的推薦、留言、你的回應、使用心得、售後服務...等,都是客戶參考的口碑選項
信用品:又稱後經驗品或相信品,消費前後都無法分辨商品好壞,資訊不對稱程度最大
像是人們習慣相信找名醫看診、知名的律師打官司,都來自於信任
如:蘋果的iphone就是一直打造這樣的品牌高度,不管商品價格、功能好與壞,果粉都仍持續地支持
在銷售上,如果你賣的是搜尋品
你必須要跟很多同業競爭,競爭你的商品功能、價格
如果落於劣勢,你必須增加更多的拜訪量(曝光度)
如果你賣的是經驗品
你邀請跟你購買過商品的客戶給你回饋,而這些回饋也讓你的潛在客戶群看的見
以及你的售後服務的體驗真的沒話說,你就能創造口碑式轉介的效應
如果你賣的是信用品
那就會是經驗品的延伸,你必須創造出資訊不對稱的差異化
別人做不到的,你做得到;別人沒在做的,你有在做;別人做到的,你更厲害
這將會跳脫商品的功能與價格競爭,而是打入人們的信仰價值
同時伴隨著意見領袖的口碑宣傳,你就能建立直得信任的個人品牌
這完全呼應了NLP的邏輯層次
搜尋品呼應了最低層級的「環境層級」,一切都建立在可證實的層級
既然可證實就有可以比較的空間
經驗品呼應了「信念/價值觀層級」,大腦經過使用後進行編碼、歸納
累積形成一種價值觀,這就開始進入了不可證實的自我偏好
信用品呼應了「自我認同或精神面層級」,購買能帶給他身份的象徵、意義或價值
甚至是追隨自己的信仰,已經無關於商品好與壞了
今天分享的內容有點深度
也感謝大家耐心地閱讀到最後
如果你對此篇有受到一些啟發
歡迎您留言分享你被啟發到的訊息會是什麼喔?
「NLP保險銷售寶典」 ->國際NLP訓練師徐承庚教你如何改變傳統保險銷售技巧,快速成為TOP SALES 訂購連結: 博客來 https://reurl.cc/xO45W1
【報名超業課程】 https://reurl.cc/Qb9q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