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er Hsu
從眾效應-會讓你失去理智的判斷力

(( 從眾效應-會讓你失去理智的判斷力 ))
許多客戶常會跟業務說:
現在是市場太熱了,不宜進場
現在是市場一直跌,等以後再說
事實上,總是跟市場的走向背道而馳
市場熱不熱,我們的判斷依據在哪?
市場一直跌,我們的判斷依據又在哪?
要嘛...是市場的漲跌嚇到你了
要嘛...就是大家都這樣說,嚇到你了
這也是行為經濟學談到的從眾效應
我還記得投資型保單是怎麼被污名化的...
時間追溯到2007年前...
當時的保險業務,進來第一張證照可不是產險或外幣
而是必考投資型證照!
因為當時最火紅的就是投資型保單
而當時大家最推崇的標的
莫過於美林世界礦業基金(現在改為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
當時號稱五年本金可以翻四倍的當紅炸子雞
鉅亨網、奇摩基金等網站第一推薦的基金非他莫屬
這裡就是從眾效應的陷阱
在當時沒有人會想到之後這檔基金會這麼慘......
2008年爆發金融海嘯
從2008/5/1的最高點跌到2008/12/1,總共跌了71%
如果你是在最高點買的話,截至2022/9/1
你仍虧損51%,套牢了15年依舊沒有回本,更別提獲利了!
伴隨著這檔基金至今仍未回本
想當然當時投資型保單的客戶們當然氣壞了!
因為還有保險成本要扣,淨值就更少了......
也就被市場污名化了十幾年
甚至連保險業務都不敢貿然去銷售
其實這不是投資型保單的錯,更不是保險成本的錯!
(我在超業投資型的課程已解釋過,保險成本的比重非常少)
因為它扛了貝萊德世界礦業被套牢的黑鍋
如果它今天的標的是別檔基金,如聯博美國成長基金
2008年到現在已經成長了326%
那這樣還會說投資型保單不好嗎?
你有發現嗎?
根本就不是投資型保單的問題,而是選標的的問題
投資型保單成了代罪羔羊,不也是一種從眾效應嗎?
「NLP保險銷售寶典」
->國際NLP訓練師徐承庚教你如何改變傳統保險銷售技巧,快速成為TOP SALES
訂購連結:
【報名超業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