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er Hsu
親子溝通-彼此的需求獲得滿足,才不會有一方的委屈

(( 親子溝通-彼此的需求獲得滿足,才不會有一方的委屈 ))
學齡前的孩子常常考驗著父母的心性
許多的表達都是利用大哭大鬧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大鬧呢?
其實也是跟大哭是一樣的
也許在他們心裡想要表達的話
還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我的女兒喜歡吃的類型,我們都還在摸索中
很明顯台式的口味他不愛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他比較偏愛異國料理
像是日式丼飯、義大利麵...等
今天女兒在餐桌上吃飯
突然食慾大開,我們又發現了.....原來他愛吃魚
不過他不要晚裡面幫他剪好的魚肉
他要盤子上的魚肉
結果他做了一個動作......
他將手上的飯碗推到盤子前
但一個一歲多的孩子,手部的控制還沒那麼靈巧
於是,整晚飯菜就打翻掉到了地上了......
(以上是事後我的老婆幫我還原的真相)
忙了一整天的我,看到了那一幕
腦袋裡馬上回憶起小時候父親教訓我挑食的畫面
情緒像是父親上身了....
覺得自己心愛的老婆這麼用心地幫我們煮好飯菜
卻被女兒打翻了!
我只想為我的老婆出氣
我一邊很生氣地跪在地上幫忙善後
一邊罵哭了我的女兒......
而我忽略了......他只是一歲多的孩子......
事後我老婆幫我還原了真相
我感到相當地慚愧
我們有權利表達自己的需求的同時
卻沒有同理去傾聽孩子哭鬧背後的需求是什麼?
我願意寫這篇文章是因為
我並不想在讀者面前表現出我是不是一個完美的父親
而是我希望與讀者在這篇文章去提醒自己......
我們的情緒來自於我們的需求不符合期待
孩子也是一樣的
孩子的哭鬧或情緒,也來自於他的需求沒有獲得同理
在我們期待孩子成長、懂事的同時
做父母親的也一樣在這段期間學習著如何更有效地傾聽、溝通
讓彼此的需求都能獲得皆大歡喜的happy ending
【報名NLP專業執行師證照班】
【報名NLP高階執行師證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