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er Hsu
NLP小知識-彈性就是影響力
(( NLP小知識:彈性就是影響力 ))
你會容易暴怒嗎?或是容易去討好他人嗎?
還是....選擇冷漠、離開現場自己冷靜嗎?
這些都是你的大腦的習慣迴路不斷地重演
只是....你可能沒發現這恰好跟一些罪犯的習慣迴路有類似的迴路......
只是你不是選擇用犯罪的方式來呈現......
今天承庚老師來分享
讓自己變更好的心理學知識
新墨西哥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肯特・基爾(Kent Kiehl)
研究認知神經科學,精神病,神經科學與法律的相互作用以及行為預測
過去他研究許多犯罪受刑人的大腦掃描資料

他在八所監獄內收集了4000多名囚犯的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MRI)與腦波的資料庫
其中,分析近800名重刑犯的腦部掃描後......
他們發現相較於其他暴力犯罪者,有一個共同之處......
那就是謀殺罪的重刑犯大腦眶額皮質和前額葉的灰質較少

灰質又稱為皮質
是中樞神經系統中大量神經元聚集的部位
是神經元、神經膠質細胞、微血管組成極其複雜的神經迴路組織
巧合的是,失智患者的灰質也是有顯著地變少
此外,最近從covid-19染疫的病患大腦發現,也有灰質變少的狀況...
而灰質較少的人都有以下類似的問題......
像是他們處理情緒、行為控制和社交等功能都比一般人要差
較不容易抑制衝動,也難以與人溝通,容易與人起衝突
而鏡像神經元系統是和腦島、眶額皮質和前額葉等控制情緒、享樂和壓力的區域都有相連結
這也意味著鏡像神經元發展的越好,越能夠同理他人
做人處事上也相對地較為彈性
NLP基本假設之一:彈性就是影響力
許多人的大腦很早就開始被教條、規則、填鴨式教育等框架
而大腦也隨之學會過濾(NLP大腦過濾器:刪減、扭曲、一般化)
當我們每當下意識回應時,其實我們心中早有定見了
小心!此刻的你大腦是沒有在思考的
也因此,當一個人的標準、價值觀越多,框架就越多
接著,就無法彈性地面對各種你無法接受框架外的人事物
此時也可能採用過去框架所習慣的神經迴路來面對
像是暴怒、打岔、哭泣、討好....等偏差行為
當我們了解大腦是這樣的運作
了解原來我們被我們過去的習慣迴路給綁架了
那些罪犯也是被框架綁架了
那我們還有辦法改變嗎?
答案是肯定的!
只要你願意不被過去的價值觀、習慣給框架
試著跳脫框架之外學習彈性思考
試著多問問自己只有這條路才能走嗎?還有別的選項嗎?
我們可以更聰明地選擇自由的人生
不再被過去的習慣迴路給綁架了
「NLP保險銷售寶典」
->國際NLP訓練師徐承庚教你如何改變傳統保險銷售技巧,快速成為TOP SALES
訂購連結:
【報名NLP專業執行師證照班】
【報名NLP高階執行師證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