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er Hsu
NLP小知識-有效地溝通是雙向的
(( NLP小知識-有效地溝通是雙向的 ))
我們常會說:「別人不懂我!」「他到底在想什麼?」「我真的沒有這個意思!」
到底該如何有效地溝通?
這時候就必須問問....你對自己了解有多少?
也許有一些人認為自己很了解自己,可能也有一些人認為自己不了解自己
而當我們開始認識自己潛意識底下的秘密時......
我們才意識到我們有多麽地不了解自己!?
同時,我們也對他人的了解又有多少?
透過很多的觀察、討論、分析......
我們也會發現我們一直在用片面的資訊來評斷他人!?
那究竟該如何有效地溝通呢?
1995年,美國心理學家 喬瑟夫・勒夫特(Jodeph Luft)與哈里・英格拉姆(Harry Ingram)
提出了周哈里窗理論(由兩人名字的前兩個字母命名)
用來詮釋人與人之間互動,如何看見彼此所認知的,也如何了解為何有些誤會是如何產生的?

周哈里窗分為四扇窗
想像一個房子,裡頭有四個隔間,每個隔間都有一扇窗
而自己站的位置看過去,會看到兩個隔間窗戶裡面的景象
而對方站的位置看過去,也會看兩個隔間窗戶裡面的景象
第一扇窗(第二象限)
自己跟對方共同看得到的只有一個隔間裡的景象(開放窗)
在這裡,無論說什麼,彼此都能夠相互理解,不會有任何的誤會
第二扇窗(第三象限)
自己看得到;對方看不到的隔間(隱藏窗)
自己藏著一些想法、秘密;而對方卻無從得知,這就會造成一些誤會了
第三扇窗(第一象限)
自己看不到;對方卻看得到的隔間(盲目窗)
我們會有一些盲點、不了解;而對方都知道、都了解,或是對方也藏著一些想法、秘密
這樣也是會造成一些誤會
第四扇窗(第四象限)
自己跟對方都看不到的隔間(未知窗)
彼此都有看不見的盲點,彼此不了解彼此要表達的想法
甚至連彼此對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想法是什麼?
這時就會產生嚴重的溝通障礙,進而引發誤會或衝突
從這裡你會發現我們在溝通上竟然有這麼多看不見的地方
這就是誤會、衝突、溝通不良的原因
那我們該如何進行有效地溝通呢?

我在NLP高階執行師證照班有授課中,一定會提到的NLP的四大導師之一
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
她提出每一個人都有一座冰山
我們看得見的冰山,是海平面以上的冰山就是我們比較能觀察得到的事件、應對姿態
同時,海平面以下的冰山,就是我們要去發現那些我們所看不見的真相
這有助於我們有效地跟對方溝通、連結

海平面底下的冰山,薩提爾又區分為
感受、感受中的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層次
其中的感受、感受中的感受、觀點及期待層次,也能夠理解周哈里窗的隱藏窗和盲目窗的隔間
彼此都有彼此認知的觀點,我們沒有透過耐心地傾聽、同理
我們又怎能看見對方內心裡的觀點呢?
而渴望及自我層次,也對應了周哈里窗的未知窗
可能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
其實我們可以透過更深入地傾聽自己的內在
看見自己真正要的正向意圖
帶著這樣的理解,才能夠從容地去傾聽、理解對方
才能達到有效地溝通
溝通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修煉自我的修行
希望這篇內容帶給大家有很多的啟發
「NLP保險銷售寶典」
->國際NLP訓練師徐承庚教你如何改變傳統保險銷售技巧,快速成為TOP SALES
訂購連結:
【報名NLP專業執行師證照班】
【報名NLP高階執行師證照班】